中國建筑涂料門戶網:
膠粘劑已經充斥于工業產品的各個環節,也因此形成了與人體、環境的密切接觸。膠粘劑相關的標準、法規是否完善和健全?膠粘劑的化學成分對人體和環境是否安全?9月5日,北京粘接學會第二十三屆學術年會暨粘接劑、密封劑技術發展研討會上,與會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副主任高峽在“膠粘劑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為主題的報告中,向與會者分享了當前她對食品接觸材料類膠粘劑當前的法規、標準情況。
食品接觸材料中廣泛使用膠粘劑,如食品標簽等。其所使用的膠粘劑將直接或間接形成與食物的接觸。
高峽介紹,我國食品接觸材料屢遭歐盟通報,主要原因為其中的初級芳香胺遷出量超標,初初級芳香胺主要來源于復合包裝材料中的膠黏劑。當前,包括歐盟、美國等都已經制訂了對食品接觸材料的相關要求和檢測標準。
高峽介紹了國內膠粘劑相關的檢測方法標準現狀,以及相關法規情況。高峽認為,當前GB 9685-2008對459種膠粘劑添加劑作出了要求,對最大使用量有要求的添加劑有14種,對特定遷移量限量有要求的有278種,對最大殘留量限量要求的有49種,但與之相對應的檢測標準有缺口,行業在使用膠粘劑時,缺乏技術支撐。
關于膠粘劑引起的對人體、環境危害的事例并不只存在于食品接觸材料中,事實上,我們所熟知的木材制品中,因為使用膠粘劑而帶來甲醛釋放問題,每年都會有很多人造板材生產企業因產品甲醛釋放量超標而被通報。與之相對應的,除了相關生產企業在對板材密封性能上做得不到位之外,就是膠粘劑本身釋放游離甲醛量過大的問題。
高峽建議,要降低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膠粘劑風險,需要不斷完善GB9685食品用膠粘劑中添加劑要求;推進食品用膠粘劑的添加劑新品種申報;加強食品用膠粘劑與GB9685的符合性驗證;膠粘劑企業應使用我國允許使用的膠粘劑用添加劑規范生產;食品包裝企業根據產品特點及用途正確選擇膠粘劑;食品生產企業根據食品特點及要求正確選擇包裝材料。
在本次會議上,來自Sika科技的曲軍作了“采用雙懸臂梁進行疲勞試驗確定結構膠粘劑的斷列能”報告,介紹了從制樣到測試的相關內容。他介紹,當前我國在這方面的測試標準基本上屬于照搬國外相關標準,中國需要加強在膠粘劑性能測試方面的相關標準、應用研究建設。
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龔龑在“新國際環境象標準下的紡織膠粘劑的應用”報告中,介紹了新的紡織國際標準所帶來的對國內和國際紡織業中膠粘劑使用的要求。
本次會議,還有來自北京化工大學、中國林科院等相關院所、企業的專家發表主題報告。來自學術研究機構、相關膠粘劑生產企業等領域的專業人士10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本篇來自中國建筑涂料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