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路一鳴:對話影響力人物,展示影響力企業,大家好這里是《影響力對話》。從前在我們沒有技術支持的時候,我們聲音的傳播距離是20米,我們交易的距離大概是1米,因為這有一個特別性,怕別人看見,我們品牌的傳播范圍大概不會超過50公里,也就通過口口相傳,但是現在有了一種新的技術之后,我們聲音的傳播可以繞遍全球,品牌的影響力也可以散布全球,這種技術就是現在我們都在使用的互聯網。我們今天一提到互聯網,總會想到,那是一個新事物,屬于年輕人。今天我們請到兩位嘉賓,他們一個年輕人,一個是年長的人,他們共同在從事一個關于互聯網的新事業,我們一起來歡迎他們。中國建筑涂料門戶網站的創始人劉彥生,和他的運營總監郭躍賓先生,歡迎兩位。
主持人:這里是CCTV《影響力對話》欄目,今天請到的特約嘉賓是:中國建筑涂料門戶網,寧波智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彥生。劉先生 ,您好。
劉:路老師您好。
主持人:我來測試一下,您對互聯網了解有多少,您認為O2O、C2C、B2C、B2B的區別在哪里?
劉:我的理解,通俗一點來說:
C2C 就是我賣東西你來買。你比如淘寶
B2C 就是我成立個公司賣東西,你來買。比如當當、京東
O2O 是我成立個公司賣東西 你來買 但是你要自己來拿。就像蘇寧易購、大眾點評
B2B 就是你公司來我公司買東西,其實就是企業對企業,比如阿里巴巴。
郭:就目前來講,綜合性B2B平臺獨領風騷,全行業專著型B2B平臺各得其所,垂直專業B2B行業平臺正迎來機遇!中國建筑涂料門戶網就屬于后者。
主持人:您最早當過兵,后來去了一家國企任銷售科長,97年內退經商,注冊了濟源市中原涂料科技有限公司,做了實體涂料生意,那么在十幾年里,您已到了退休年齡,本應該頤養花甲之年,您又注冊了一家科技網絡公司,做起了互聯網,在這一過程中一直推動你前進的是什么?
劉:我認為年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人活的要有價值。你比如香港的李嘉誠,臺塑集團的王永慶,他們都是優秀的企業家,都事業有成。他們一生創造的財富都在千億元以上,他們也都70多、80多歲還在為事業拼搏,他們的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比起他們我還算是個年輕人吧。
主持人:您是怎么看待互聯網的?
劉:我過去在企業從事供銷工作二十多年,每次派出業務人員幾十人為原料采購、產品銷售跑遍全國大江南北,成本巨大但收效甚微,我深知其中的艱辛。
互聯網是時代的產物,當越來越多的企業按傳統營銷模式,已經不適合當前形勢的發展,互聯網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它給各行各業提供了便利,讓更多優秀企業、優秀的產品不再局限于某個地區、某個省市,它可以為企業的發展壯大帶來巨大的利益。
主持人:那么您又是怎么看待創業的?
劉:這對于我來說,這次創業不是顛覆了以前的所有,從零開始,而是在以前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互聯網這個工具,來解決以前在生產經營中難以解決的問題。05年的時候,利用我掌握的化工知識,我決定要自己研制生產一種環保節能型建筑速溶樹脂膠粉。那個時候,買書籍,查資料,找原料,非常辛苦,每天都工作到凌晨2點才休息,而如今,我做的中國建筑涂料門戶網,其目的就是解決之前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劉:嗯!最開始研制建筑膠粉,整整用了四、五個月做了上千次試驗,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檢驗合格后,在2006年我注冊了:濟源市中原涂料科技有限公司。但早期,我帶著產品到各縣市推銷時,用戶都不認可,原因很簡單:他們認為多年來一直采用傳統生產法,用熱水熬膠,雖說成本高,但他認為保險。你的產品用冷水溶解,質量好,成本低,但我們從未用過,怕出問題,不敢用。不過,好東西需要時間來檢驗,現在我們公司的產品通過互聯網這個平臺足不出戶已銷往除西藏、青海二省外的全國各地。去年6月至今已出口到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中亞四國。
主持人:您現在每天應該很忙吧,出差、開會等等,家人對你現在做的事情支持嗎?
劉:我愛人也退休了,幾個兒子都成家立業,他們都有自己的工作,2012年我在寧波注冊寧波高新區智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中國建筑涂料門戶網時,我愛人和孩子都極力反對,連親朋好友都勸我說:你年齡大了,不要再干了。該在家養老了,沒事可出去旅游,下下象棋,釣釣魚。可我不行,閑不住,我認為做我自己樂意做的事情,這本身就是一種樂趣。這也這算是給晚輩做個榜樣吧。
主持人:那么,有了做互聯網的念頭后,怎么開始的,找團隊,找技術?
劉:說實話我對網絡技術是門外漢,但我堅信,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與頂尖的企業合作,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香港航搜集團在鄭州、武漢都有分公司,網絡技術力量雄厚,所以我毫不猶豫的選擇和他們合作,并聘請德國留學歸來的網絡專家胡總,組建了自己的營銷運營技術團隊,一年多來對網絡的優化、推廣、招商運營都非常好。
主持人:做行業門戶很不容易,首先要懂這個行業的專業技術,了解行業市場發展前景。您做的是建筑涂料門戶網,當初怎么思考的,為什么要把網站定位在這一方面?
劉:因為我從事的是建筑涂料行業,我了解這個行業的需求。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像樣的建筑涂料垂直專業平臺。
我國是一個新興的發展中國家,近年來我國保障房大力興建,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建筑涂料行業的發展。
據了解,2011年我國開工建設保障房1000萬套,12年為580萬套,去年十八大公布計劃為700萬套,未來5年總計開工建設將達到3600萬套以上,這還不包括商品住房。隨著國家保障房,力度不斷加大,農村城鎮化政策也在逐步推進,我相信建筑涂料市場也會興旺起來。
建筑涂料,內外墻膩子,是建筑民居必不可少的一種裝飾材料。我們做了一項詳細調查;僅建筑涂料生產企業,全國就有8萬多家,總產值超過800億元人民幣。從業人員超過2000萬人。其中較大型企業近2000家,民營小微企業,全國就有7萬多家。據不完全統計,每個縣市至少在20家以上,他們是廣大農村城鎮建筑涂料,生產銷售施工的主要支柱產業。他們所需的生產原料,主要來源于國內,大中型企業的上下游化工產品。這些企業(包括建材、涂料機械)都是中國建筑涂料門戶網的潛在客戶。
主持人:為什么會選擇B2B模式網站,您的網站是屬于B2B的哪一類型?
郭:B2B電子商務是中國整個電子商務市場最主要的模式,達到整個市場規模的95%,相比較于B2C和C2C電子商務,它的盈利模式更清晰,更明了。目前我國大型綜合類B2B商務平臺發展基本飽和,市場正朝著行業分類,垂直專業型B2B行業平臺方向發展。
中國建筑涂料門戶網的主要服務對象:包括建材建筑涂料生產商、供應商、采購商,主要都是企業客戶,所以,我們屬于垂直型B2B行業網站。
主持人:現在電子商務的發展勢頭一直很迅猛,目前除了綜合型的B2B,從事專業行業的網站,跟建筑涂料有交集的,像中國建材網、慧聰網、中國建材團購網。跟他們相比,您的網站有什么優勢?
劉:你剛才所說的幾個網站都是建材性質的綜合類網站。2005年我公司的產品首先利用阿里巴巴這個平臺展示推廣,我伴隨著阿里巴巴走過了八個年頭,同時又在慧聰網這個平臺做了四年,分別于2012年2013年退出該平臺。原因是該平臺前幾年客戶少,效果不錯,近幾年隨著各行各業客戶增多,大型綜合類平臺已不能滿足建筑涂料行業的需要。這個行業它不同于其他行業,它技術性、專業性比較強。
而我們中國建筑涂料門戶網就是針對這個建筑涂料行業打造的一個大型垂直專業平臺,它不單是為客戶提供產品推廣展示,還能為廣大生產商及采購商建筑施工隊免費提供最新涂料生產工藝,和技術配方,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及全方位的服務,我說過我是從事涂料行業的,我知道供需雙方最需要什么。這也是其他綜合型網站都不具備的優勢。
劉:這么說吧,建筑涂料分兩大類,一是成品類,二是原料類。成品涂料和內外墻膩子,用戶買回去就可直接施工使用。原料是采購商和生產商買回去后再按不同的配方、不同的原料加工生產出不同的涂料品牌進行銷售。
你比如說,內外墻乳膠漆,它主要的生產原料是乳液和其它助劑及填充料,共十幾種,這些助劑填充料品牌眾多,質量性能差異很大,不同的原料不同的配比,生產出來的成品質量差別很大。
但是原料生產廠家能提供的生產配方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就需要涂料生產商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來進行試驗,往往會花錢買配方,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合格產品。
中國建筑涂料門戶網,涂料專家免費提供的最新技術配方正好迎合了供需雙方的需求,間接地為原料供應商做了售后服務,為涂料生產企業解決了生產技術問題,節約了成本。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建筑涂料門戶網的服務質量。這些都是與其他綜合類網站的不同之處。
主持人:新型網絡銷售對建筑涂料行業開啟了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目前您的門戶網在線上、線下分別給客戶提供哪些服務?
郭:中國建筑涂料門戶網主要幫助客戶解決產供銷問題和生產技術問題,改變過去傳統落后的,銷售采購模式。采購商,會在這個平臺上輕易找到他們所需要的各種理想產品。針對線上,為客戶提供產品推廣展示,廣告圖片宣傳,企業網站設計制作、網站優化及推廣,發布產品供求信息,產品招商代理信息、行業論談、市場動向,最新技術交流,并設有專家熱線為會員提供生產技術服務。線下提供會刊展會等資源。
主持人:目前網站的經營狀況怎么樣?
郭:目前網站運營狀態良好,我們將繼續努力,一定會做到更強、更好。
主持人:在這兩年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一些問題,怎么解決的?
劉:在網站成立初期,網站知名度不高,用戶少,網站運營艱難。為此,我們聘請專業的營銷和網絡人才,對網站進行系統優化,在百度等各大網絡媒體和多個地方電視臺,投入大量人力財力,來提高網站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漸漸得到了用戶的認可,才有了中國建筑涂料門戶網今天的規模。其實我認為不管哪個行業,你只要認真去做,都能做好。所以我也相信我們的網站一定會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