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企業領導者對“希望”避而不談,但正是因為心存希望,集中營的俘虜或者自然災害的受害者才得以生存下來并恢復活力。所以,如果你正在領導企業進行變革,請牢記:希望可以成為你的強大武器。點燃員工的希望,你責無旁貸。
哈利·波特式營銷
大多數品牌只是針對某個年齡段的人群,這樣做無異于有意扼殺顧客的忠誠度,而且大家都知道保留顧客比尋找新顧客要省錢得多。要解決這個難題,企業可以考慮創造另外一種品牌。一種與消費者一道成長的品牌,就像哈利·波特的讀者和哈利·波特一道成長一樣。
用戶中心型創新
大多數國家,不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將創新視為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并從財政預算中撥出比例不等的資金予以支持。但它們走的大多是“技術促進型創新”之路,而丹麥走的則是一條“用戶中心型創新”之路。
最好的網絡——功用網
我們常常假設搭建起一個網絡平臺,網民就會紛至沓來。但是,如果你期望通過網絡平臺創造真正的價值,就必須首先對網絡的功能和作用進行考慮。之后才能決定要把哪些人吸引來,他們應該獲得哪些體驗,以及你究竟要采用何種網絡技術。沒有一個好的功用,網絡社區只能成為過眼云煙。
全球行動本地思考
過去我們常說公司要“放眼全球思考,立足本地行動”,企業要調整自己的全球戰略來滿足某地的特定需要。但現在由于有了因特網和全球信息系統,公司可以相對容易并且相對廉價地從遙遠的地方獲得信息。這意味著公司必須“放眼全球行動,立足本地思考”,要趕在競爭對手前面從不同信息源中發現好的創意,并整合到自己的戰略中。
納米世界中的商業
盡管納米技術引發的科技革命已經被討論得沸沸揚揚,但該項技術的社會文化意義和商業意義卻未曾被大眾所意識到。正如信息技術在過去幾十年里改變了整個世界一樣,納米技術在未來幾十年里也會深刻地改變人們的生活。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公司越來越不能依靠制造能力和實物資產取得競爭優勢。總之,當最終用戶能夠自行完成目前由其他商業組織所完成的任務時,價值鏈中的大量環節將不復存在。未來的競爭優勢應當來自對客戶的了解,以及對制造設計圖和制造軟件的設計工作。
時勢造就影響力
在暢銷書《引爆流行》中,作者認為,“社會流行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部分具有影響力的特殊個體所引發的。盡管這個理論似乎符合我們的直覺,但實際上理念的大范圍傳播,主要取決于易受影響的人群是否達到了臨界數量,取決于人際網絡的構成。這就好比森林火災的范圍大小與引發大火的最初火花沒有多大關系,而與森林本身狀況有很大關系。
擺脫“分心之苦”
開會時不斷查看手機中的郵件、股票信息、來電,就是所謂的“持續分心”。與一心多用不同,持續分心是我們為了應付不斷增加的信息量而作出的適應性反應,它使我們無法專注。現在人們已開始采取行動,去繁存簡,追求高品質的恬靜生活。
本篇報道由建筑陶瓷小編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