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材料表面涂覆防火涂料,是建筑材料常用而有效的防火保護方法。防火涂料除了一般涂料所具有的防銹、防水、防腐、耐磨以及涂層堅韌性、著色性、粘附性、易干性和一定的光澤以外,其自身應是不燃或難燃的,不起助燃作用。其防火原理是涂膜層能使底材與火(熱)隔離,從而延長了熱侵人底材和達到底材另一側所需要的時間,即延遲和抑制火焰的蔓延作用。如火焰侵入底材所需的時間愈長,則涂層的防火性能愈好。因此,防火涂料的主要作用是隔熱和限燃。[1]
燃燒是一種快速的有火焰發生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反應非常復雜,燃燒的產生和進行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即可燃物質、助燃劑(如空氣、氧氣或氧化劑)和火源(如高溫或火焰)。為了阻止燃燒的進行,必須切斷燃燒過程中的三要素中的任何一個,例如降低溫度、隔絕空氣或可燃物。
防火涂料的防火機理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五點:
⑴、防火涂料本身具有難燃性或不燃性,使被保護基材不直接與空氣接觸,延遲物體著火和減少燃燒的
⑵、防火涂料除本身具有難燃性或不燃性外,它還具有較低的導熱系數,可以延遲火焰溫度向被保護基材的傳遞。
⑶、防火涂料受熱分解出不燃惰性氣體,沖淡被保護物體受熱分解出的可燃性氣體,使之不易燃燒或燃燒速度減慢。
⑷、含氮的防火涂料受熱分解出NO、NH3等基團,與有機游離基化合,中斷連鎖反應,降低溫度。
⑸、膨脹型防火涂料受熱膨脹發泡,形成碳質泡沫隔熱層封閉被保護的物體,延遲熱量與基材的傳遞,阻止物體著火燃燒或因溫度升高而造成的強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