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涂料資訊: 縱觀我國建筑發展史和人類建筑的成就與經驗,結構和防水是建筑防水系統的關鍵,精巧的設計和適宜的普通材料是完全能夠很好地解決建筑防水,滲漏問題。
在建筑設計上,選址上,要避免在低洼,易積水地地段,建筑物排水設施,排澇設施及系統是解決建筑防水問題與城市減災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們可以從北京故宮,附件土樓,山西喬家大院等古代遺留下來的建筑,數百年至今保存完好。都江堰水利工程及七十年代的沼氣池技術和南方山區用土筑成的水岸堤壩,充分展現了我國古代建筑及建筑防水技術的智慧與成就。
現代建筑防水及防水材料,過多的依賴化學合成反水材料,無論地下,墻面,屋頂,水庫大壩,放洪堤。飲水池,污水池,人工湖泊等,都可以看到化學材料的影子。2010年,全國防水行業產值約三千億元,從中可以看到化學防水材料的產業規模,實在讓人擔憂。
涂裝一體化是指防水涂料產品與涂裝線的一體化。當前,盡管我國涂料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然而,涂料與涂裝一體化發展失衡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主要表現為防水涂料涂裝的相對滯后。行業有句俗語叫做“三分涂料七分施工”,這句話說明了涂裝的重要性,涂料只有通過涂裝得以實際應用,才能展示其豐富多彩的裝飾性能,以及防腐、防污、防霉等保護性能。涂料與涂裝必須緊密合作且一體化。由此可以看出,涂料與涂裝一體化的市場呼聲越來越高,涂料行業在發展中也需注重涂裝的配套與對接,實現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共贏。
制約涂料行業發展的幾大因素
我國涂料行業起步雖晚但發展迅速,在低碳、環保經濟發展的大潮中,涂料行業向著水性化方向發展,各種創新的科研產品不斷推出。然而,眾多因素的存在導致涂料與涂裝發展步調不一致,涂裝技術和水平相對滯后于涂料的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涂料行業的發展,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涂料生產企業與下游企業缺少良好的溝通和對接。過去,涂料生產企業只單方面注重涂料產品的技術研發,以提高涂料產品的性能,但卻忽略了其實際應用效果,對涂料產品的涂裝技術并不了解,更談不上專業研究;而涂料下游企業則只注重涂裝技術的提高,并沒有完全掌握涂料產品的性能,從而導致涂料在實際應用中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其次,涂裝設備及技術落后限制涂料產品的應用和發展。技術一直是我國涂料行業發展的軟肋,也是涂料下游產業發展面臨的瓶頸。涂料創新產品不斷更新換代,但若生產廠家與使用者缺少溝通,則將導致相對應的涂裝設備和技術研發滯后,再加上涂裝設備更換和研發成本相對較高,這些都將導致涂料面臨“行業熱市場冷”的局面,阻礙雙方的發展。
本篇由建筑涂料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