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共設計12種標準化戶型
9月9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住宅產業暨建筑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博覽會在北京開幕,“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工業化產品1.0”在深圳展廳正式發布,3大系列、12種保障房標準化戶型產品精彩亮相。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工業化產品1.0”基于深圳市自2012年開始研究的保障性住房標準化系列化設計研究重大課題成果。該課題立足頂層設計,提出了“提升質量、提升效率、降低人工、降低消耗”的總體目標,并形成了“標準化、工業化、精細化、綠色、BIM(建筑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技術)”五大技術體系。
“按照35、50、65、80平方米4種面積要求,最終形成了標準型、緊湊型和舒適型3大系列共計12種標準化戶型設計模塊,并在此基礎上完成10種戶型組合單元平面圖。”市住建局的相關負責人在展會上告訴記者,所有產品都具有可變性,設計時都有精確的內裝和家具尺寸,綠色建筑的太陽能、中水、空中花園等都已統一制成了模塊,建筑外立面也可以進行多種風格變化。
陽臺、客廳等均采用標準化設計
每個系列戶型的廚房、衛生間、陽臺、客廳、臥室等功能空間都最大限度地采用了標準化模塊化設計,不僅實現了空間的高效精細化利用,還能通過多層次的模塊組合方式,形成具有廣泛適應性的產業化住宅整體解決方案,將用于指導和規范保障性住房全過程產業化建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系列產品只需要通過8種標準外墻構件,便可滿足全深圳市所有保障房建設需求,具備極高的標準化、工業化、批量化復制等特點。
記者看到,本次住博會上深圳展廳展示了祥心路保障房項目,該項目只應用了3種標準化外墻構件,就完成了全部項目的戶型與組合,引來不少業內人士贊嘆?,F場還設置了展示與體驗專區,眾多與會嘉賓通過DIY方式,嘗試將標準化戶型拼裝組合成不同的保障房樓棟組合,帶來“工業化產品1.0”的全新體驗。
保障房工業化產品將不斷升級
作為“工業化產品1.0”的配套成果,現場同時發布了《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標準化設計圖集》。
保障房標準化設計在房屋建造過程中有哪些優勢?“標準化設計的最大價值在于,為量大面廣的保障房建設提供快速的、可持續的、質量穩定的解決方案。”展廳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深圳在保障房領域,持續探索“保障房+工業化建造+綠色建筑”的“三位一體”推進模式。其中,龍悅居三期公租房項目首次在21.6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上大規模應用工業化技術,為保障房建設探索了新模式。
目前,“工業化產品1.0”已經在深圳數個保障性住房項目得以應用。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實際工程應用的推進與需求的變化,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工業化產品1.0還將不斷迭代升級至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