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涂料門戶網站資訊:
近日,瓊中有知情人士向商報反映,該縣建筑市場上銷售的部分知名品牌膩子膠粉,其實都是由本地不法經營者生產的假冒產品,這些產品品牌包括多樂士、綠寶石等,假冒產品以低于市場價的方式銷售到當地建筑建材市場。
普通石粉、水泥、纖維粉等摻混在一起,裝進嘉寶莉、多樂士等品牌包裝袋,搖身一變成知名品牌膩子膠粉,大量流入建筑市場。5月8日下午,瓊中縣工商局執法人員對該縣牛平村路口處一家膩子膠粉加工廠進行突擊檢查發現,該廠涉嫌利用普通原料摻混在一起,假冒他人膩子膠粉,被假冒的產品涉及廣東、廣西等地的6個品牌。目前,當地工商部門已經將在該廠查獲的數千袋假冒產品和生產設備全部就地封存并立案調查。據了解,瓊中生產加工假冒膩子膠粉的廠家還不止一家,個別大品牌膩子膠粉代理商也存在售假的情況。
近日,瓊中有知情人士向商報反映,該縣建筑市場上銷售的部分知名品牌膩子膠粉,其實都是由本地不法經營者生產的假冒產品,這些產品品牌包括多樂士、綠寶石等,假冒產品以低于市場價的方式銷售到當地建筑建材市場。
普通石粉、水泥、纖維粉等摻混在一起,裝進嘉寶莉、多樂士等品牌包裝袋,搖身一變成知名品牌膩子膠粉,大量流入建筑市場。5月8日下午,瓊中縣工商局執法人員對該縣牛平村路口處一家膩子膠粉加工廠進行突擊檢查發現,該廠涉嫌利用普通原料摻混在一起,假冒他人膩子膠粉,被假冒的產品涉及廣東、廣西等地的6個品牌。目前,當地工商部門已經將在該廠查獲的數千袋假冒產品和生產設備全部就地封存并立案調查。據了解,瓊中生產加工假冒膩子膠粉的廠家還不止一家,個別大品牌膩子膠粉代理商也存在售假的情況。
劣質膩子膠粉搖身變成品牌產品
瓊中工商查獲一批假冒膩子膠粉
假冒膩子膠粉裝車
假冒膩子膠粉涉及6個知名品牌
“有的正規的大品牌膩子膠粉代理商,也是購買假貨當真貨銷售,由于代理商有各種各樣的手續,假貨經他們倒手之后,就成了‘真貨’,不僅消費者無法識別,就是監管部門也辨別不了。”據該知情人識透露,瓊中生產加工假冒膩子膠粉的廠家還不止一家。
據了解,該加工廠確實存在仿冒他人品牌等侵權行為,且生產的假冒膩子膠粉數量較大。
來到牛平村路口這家膩子膠粉加工廠時,一輛農用車停在廠門口,工人正在往車上裝貨。
該廠成品庫內,擺放大量已經加工好的袋裝膩子膠粉,其中包括多樂士、嘉寶莉、綠寶石、大榕樹等品牌。生產設備間兩臺較簡陋的加工設備旁邊擺放著大批生產原料和包裝袋。
面對執法人員調查,工廠老板朱某無法提供生產許可證等相關文件,并坦承,現場生產的多個牌子膩子膠粉,其實都是一樣原料。該廠加工的嘉寶莉、喜樂居、珀萊雅、大榕樹、多樂士、綠寶石等6個品牌膩子膠粉,與正規企業沒有關系,更沒有相關企業的委托生產協議。使用的包裝袋是從廣西一位名叫陳某婕的女子手中買過來的,每次要貨,都是電話聯系,這邊付款,那邊發貨。據了解,廠房的角落,還有很多沒使用的包裝袋,約4000個。朱某稱加工過的產品不管什么牌子都以每袋10元錢售出,每袋獲利幾毛錢。
劣質膩子膠粉產品存在安全隱患
據了解,該廠制作的膩子膠粉利用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粘貼白水泥、石粉、可再分散性乳膠粉通過一定比例摻混而成。至于這些產品是否合格,朱某稱沒有經過檢驗,也沒有合格證,但市場上都是這么做的。
瓊中縣工商局公平交易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室主任謝志雄告訴小編,經營者在沒有取得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進行的加工生產行為是違法的,同時,經營者在沒有取得相關企業授權的情況下,冒用他人品牌的行為,也是不允許的。
據業內人士介紹,假冒品牌的膩子膠粉價格雖然相對較低,但是,其質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劣質膩子膠粉使用后,因為粘連性能差,極易脫落,同時,所含有害物質多,使用后會對消費者身體健康帶來損害。如果居民在房內用了這類膩子膠粉裝修墻壁,膩子膠粉中含有有害物質,無法得到有效釋放。另外,由于假貨造假成本很低,冒用正規企業的包袋,對正品產品造成了不良影響。
據介紹,類似造假工廠并不止一家,更有甚者,正規代理商也購進假貨當真貨賣。當地零售市場銷售的膩子膠粉,有不少都是從造假者手中購買的,其中,有的大品牌代理商,也購進假冒膩子膠粉充當行貨出售,因為代理商手續齊全,假冒膩子膠粉外包裝與真品高度相似,所以,不僅消費者根本無法識別真假產品,即便是監管部門也很難發現。“這只能靠有良知、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自查自糾,當然,如果生產企業不自愛,無視這種現象,最終毀掉的是自己的品牌公信力。”這名知情人士如是說。
2300袋假膩子膠粉及生產設備被查封
瓊中縣工商局執法人員對現場已生產完的成品膩子膠粉進行統計后發現,假冒的膩子粉包裝中印有嘉寶莉字樣的膩子膠粉約180袋、喜樂居約180袋、珀萊雅約220袋、大榕樹約1000多袋、多樂士約100袋、綠寶石約500袋,共計約2300袋左右。
執法人員表示,朱某在沒有依法取得生產許可證,以及包裝袋上所印品牌的生產企業授權許可的情況下,非法生產膩子膠粉,并假冒他人品牌的行為,不僅侵害了消費者和正規企業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違法情節嚴重。工商部門將按照相關法規,對現場貨物及生產設備全部封存、扣押,責令其立即停止生產,接受調查取證。